書記筆談
黨的二十大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具有劃時代、里程碑意義的歷史性會議。大會的勝利召開,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為我們黨繼續帶領億萬人民團結奮斗奠定了重要的思想政治基礎,為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篇章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證。全省交通運輸系統堅持深學細悟,全面準確把握黨的二十大精神實質,深刻領悟、全力踐行蘊含其中的重要思想、重要觀點、重大戰略、重大舉措,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推動廣東向打造交通強國先行示范省的目標全速前進,奮力在新時代新征程上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黨的二十大報告全面回顧總結了過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報告指出“建成世界最大的高速鐵路網、高速公路網,機場港口、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重大成就”,這是對十年來交通運輸工作的高度肯定,也是對全體交通人的巨大激勵。十年來,廣東交通運輸系統堅定不移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領一切工作,砥礪奮進,實現了由交通大省向交通強省的歷史性邁進,為廣東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提供了有力支撐。
十年間,廣東省公路水路交通建設完成投資共約1.56萬億元,同比增長187.2%。截至2022年底,全省公路通車里程達22.3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12萬公里、連續9年居全國第一;鐵路運營里程達5328公里,實現“市市通高鐵”;城市軌道運營里程達1263.6公里,居全國第一;內河航道通航里程達1.2萬公里,居全國第二,其中高等級航道1408公里;港口碼頭萬噸級及以上泊位371個,億噸大港6個。相繼建成港珠澳大橋、南沙大橋等世界級重大工程,習近平總書記親自宣布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稱贊“這是一座圓夢橋、同心橋、自信橋、復興橋”,全省交通人為之倍感振奮、備受鼓舞。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第三部分開宗明義指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第四部分強調“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要求“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建設高效順暢的流通體系,降低物流成本”、“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統籌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布局,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加快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在第十部分提出“加快推動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等調整優化”、“推進工業、建筑、交通等領域清潔低碳轉型”等。這一系列部署,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要求出發,對交通運輸領域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是交通運輸行業今后前進發展的行動指南和根本遵循。全省交通運輸系統將全面學習、全面把握、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決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戰略擘畫,始終牢記當好中國現代化的開路先鋒使命定位,聚焦加快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持續發力,高質量建設交通強省,以交通的發展成效體現廣東擔當和作為。
一是堅守初心使命,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把黨的全面領導和黨的建設落實到交通運輸工作全過程各環節,筑牢廣東交通運輸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政治保證。
二是鞏固擴大交通運輸有效投資。以聯網、補網、強鏈為重點,加快建成“12312”出行交通圈和“123”快貨物流圈,加快完善綜合交通運輸網絡,打造“軌道上的大灣區”,構建“五縱五橫”水網主骨架和大動脈,加快建設深中通道、黃茅海通道等工程,強化服務重大國家戰略對接聯動的交通支撐。
三是打造多層次一體化綜合交通樞紐。加快建設廣州、深圳國際交通樞紐和汕頭、湛江國家級交通樞紐,提升綜合交通運輸運行效率和發展效益。
四是加快建設人民滿意交通。不斷提升運輸服務多樣化、品質化、均等化水平,堅持“小切口大變化”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五是發揮交通引領作用,服務鄉村振興,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啟動新一輪農村公路建設和改造。
六是大力推進平安綠色交通建設。深化完善交通運輸安全生產體系建設,深化貨運物流運輸結構調整,強化節能減排和污染防治,推進交通向智能先進、低碳節能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
????????????????????????????????????????????